充血期 中耳粘膜充血,由于粘膜充血肿胀,常引起咽鼓管堵塞,中耳腔内气体被吸收后形成负压。
渗出期 中耳产生渗出物,血浆、纤维蛋白、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,鼓室粘膜增厚,纤毛脱落,杯状细胞增多。
化脓期 中耳渗出液变为脓性,鼓室压力因中耳积脓而增高,鼓膜受压而贫血,导致局部坏死溃破,出现穿孔,脓液外泄。
恢复期 中耳的脓液经咽鼓管或鼓膜穿孔流出,炎症逐渐消退,粘膜恢复正常,穿孔多可自然愈合。
儿童中耳炎详细分类
慢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、迁延为慢性;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。鼻、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。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~8周,中耳炎症仍然存在,统称为慢性。按病理和临床表现,本病可分为3型,各型间一般无阶段性联系。但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可合并存在。
单纯型 极常见。多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,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,又称为咽鼓管鼓室型。炎性病变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,听骨链多不受破坏。主要病理变化为鼓室粘膜充血、增厚,圆形细胞浸润,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。耳流脓多为间歇性,脓液呈粘液性或粘脓性,一般不臭。鼓膜穿孔位于紧张部,大小不一,但穿孔周围均有残余鼓膜,称为中央型穿孔。通过穿孔可见鼓室粘膜增厚。听力损失多为传导性聋,气骨导差不超过30dB。
骨疡型 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,多由急性坏死性中耳炎迁延而来。病变组织超出粘膜组织,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坏死。组织破坏较广泛,听骨、鼓环、鼓窦及乳突小房均可发生出血、坏死。鼓膜穿孔处可见听骨缺损,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形成。外耳道或故事内脓不多,常带臭味。听力明显下降,有时可出现头痛和眩晕。幼年发病者乳突发育严重受影响,可呈硬化型。
临床特点:持续耳漏,漏出液较粘稠,常有臭味,可伴有出血。耳镜发现鼓膜穿孔可呈边缘性、中央型或完全缺失。可见鼓室内肉芽或息肉。纯音测听可呈传导性或混合型耳聋,气骨导差往往较大。颞骨CT扫描示上鼓室、鼓窦、及乳突内有软组织影,伴有骨质破坏。